在此領域應用*多、*成熟的是木質
活性炭,迄今為止這一狀況仍未發生本質性變化。煤基
活性炭躋身此領域的歷史*早可追溯到1983年,近年來煤基
活性炭行業常收到載鎂的訂單或詢單,載鎂炭是糖脫色用活性炭,從這種情況分析,國內煤基活性炭行業在此領域已有了突破性進展。
1983年,國內某研究機構采用弱黏煤或長焰煤(煤質:揮發分38.84%,灰分7.10%,固定碳54.06%,具極弱結焦性)為原料,經破碎得到8~20目塊煤,經過560℃碳化,900℃水蒸氣活化至工序得率28%~34%,然后用濃度1%~3%的鹽酸煮洗,烘干后得到含鐵0.003%,鋁0.01%,鎂0.001%的高純活性炭產品,其亞甲基藍吸附值達11ml±2ml,B類焦糖吸附率達90%±10%。經吸附柱實驗表明,該產品對檸檬酸中和液、葡萄糖漿的脫色精制效果顯著。吸附飽和后,可用氨水浸泡再生,再生效率可達95%以上。
2000年,我國某活性炭企業用太西無煙煤為主配入兩種其他煤種,并添加某種化學擴孔劑,經混捏、壓條、碳化、水蒸氣活化后,破碎至12*40目,經與美國卡爾岡公司的糖脫色炭CAL、CL、SGL、和CANE CAL對比,其碘值、糖蜜值和強度均優于參比炭樣,但為提及活性炭的純度問題。
由于醫藥工業對活性炭的純度要求非常嚴格,而煤中的“灰質”雜元素多達40余種,經過通常的精制加工很難將其處理至規定的純度,故煤基活性炭很難在醫藥工業方面得到應用。
而食品工業尤其是糖脫色應用領域,煤基活性炭還是極有應用潛力的。一般來說,糖脫色用活性炭的鐵、鉛、鋅含量會被較嚴格地限制,而經過酸洗精制都可達到規定的含量要求。關于活性炭的孔徑分布,現在已有辦法增加直徑2.8nm以上中孔的含量,使煤基炭的糖蜜值達到用戶要求,所以,煤基糖脫色炭將是煤基活性炭行業的新產品開發方向之一。